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逐步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决定举办
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过程创作短视频作品,展现在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科学施肥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种植与品质提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农服机械化智能化作业及智慧服务平台,及其他有助于产品创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等内容。并在行业内广泛组织并且开展学习交流,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在实践中应用,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
单位、组织或个人均可参加。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各级农技(土肥、植保、种子)站(中心);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会员单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及科研教学单位等。
(一)内容聚焦。短视频内容应选择农资新产品、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智慧新装备和服务新模式等,通过技术讲座、田间试验示范、访谈问答、实操演示、动画演示等多种形式,展现一种新模式或一项新技术或一种新产品(农业投入品、设施设备等)。
(二)真实合法。短视频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涉及的农业技术需经多点多次试验证明,确保真实有效,涉及的作物品种和投入品一定要满足审定、登记等国家行政管理要求。视频内容应为原创或得到使用授权,不构成对第三方著作权、品种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及其他合法权利的侵犯。如内容涉及造假或侵犯第三方权益,由作者负全责。
(三)格式规范。一是短视频时长为3分钟—5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拍摄器材不限,推荐横屏拍摄和MP4格式。二是片头显示“向新而行”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短视频大赛+视频名称,片尾显示创作单位、作者名单等。三是短视频文件名称包括作品题目、作者及手机号码。
(四)其他要求。一是参加本活动即表示同意主办方使用所提交的视频和文字材料,包括对其进行剪辑、修改、汇编等。二是提交短视频作品的同时应提交短视频简介表(附件1)。三是以展现肥料新产品为主要内容的短视频,其创作主体原则上应为该新产品的生产企业。四是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一)申报。申报截至2025年5月30日。参与主体于5月30日前将短视频作品和简介表扫描件发至活动专用电子邮箱。
(二)审核。初审阶段。组委会对短视频作品进行审核,符合基本要求的进入初审,6月10日前完成初审,通过初审的作品进入复审。复审阶段。6月20日前,利用互联网展示和专家审查,推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优秀短视频作品。
(三)发布。在“第五届全国农业综合服务商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上举办“向新而行”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短视频学习交流活动优秀作品发布仪式。
(四)成果学习交流。将“向新而行”活动优秀短视频作品编辑成集,利用互联网展播、出版光盘等方式,组织行业广泛交流学习,加快向基层推广应用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
(一)确保作品质量。一是强化问题导向,视频创作要聚焦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着重关注问题。二是强化总结提炼,注重将广大群众、生产主体和企业在为农服务中创新的新模式、新技术、新农资产品等创作成视频。三是强化成果转化,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点项目的科研成果创作成视频。
(二)加强组织引导。各省级农技推广部门、供销社要积极组织本省市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农技(农资、农服)企业等广泛参与,每省份提交不少于10套短视频作品;请各省份牵头单位确定1名省级联系人。
(三)强化宣传推广。各参与单位要充分的利用自有媒体,积极邀请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广泛传播推介优秀短视频作品,扩大活动影响,让更多生产者通过观看短视频学习了解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促进绿色技术转化应用,推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优秀作品将在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微信视频号和快手、抖音账号等进行宣传。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农业强国建设需求,锚定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充分的发挥技术集成创新在引领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支撑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第五届全国农业综合服务商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组委会现向行业征集“2024—2025年度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有关要求如下:
肥料新产品是指在原料、形态、功能及生产的基本工艺上有别于传统肥料的统称,具有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性状,最重要的包含: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土壤改良剂等。
(一)育种技术。通过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方法,筛选出适应能力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加强对种子、种苗等生产资料的监管,确保品种纯正和种子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
(二)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配合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围绕精准变量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构建科学施肥增效技术体系。涵盖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集成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包括土壤改良、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绿色植保技术。植保技术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包括病虫害监测预警、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等。通过科学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资源环境技术。农业资源环境技术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体现。应契合绿色农资的核心概念,在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使用环保、高效、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等,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其中还包括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技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土壤保育与修复技术等。通过合理规划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五)智能化农机新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手段。包括农机具的研发与推广、农机作业服务、农机维修保养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新技术应涵盖了智慧农机等现代化、智能化的装备和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精准作业和智能决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
(六)智慧农资服务数据平台技术。智慧农资服务数据平台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它整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等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成果。通过科学的加工技术、精准的可视化数据和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农业生产数据的存储共享、农田的远程监控管理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一)推荐的肥料新产品符合《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要求,经过规范的田间试验,其生产的全部过程有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支持,并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产品在减少用量、促进增产增收、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等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和特点。
(二)推荐的新技术应满足先进性、适用性及安全性等要求。技术体系应成熟完善、实用性显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突出,具备广泛推广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三)推荐的新技术需契合资源环境安全、绿色高产高效等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标准,配备完善且清晰的作业规程与操作标准,以确保技术实施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此外,技术名称应精炼且突出其核心特性,以充分彰显其技术精髓与优势所在。
(四)推荐的新技术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归属应清晰明确,无任何权属纠纷。同时,技术中使用的投入品及农业装备等,一定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政策的相关规定与要求,以确保技术的合法性与合规性。
(一)请根据相关要求填写“2024—2025年度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征集表(见附件),提交材料需控制在2000字左右,要实事求是、突出亮点。同时,每个新技术可选送典型性照片8—10张,有条件的可附视频,相关材料须在5月25日前发送至指定邮箱。
(二)协会将遴选优秀技术成果编入2025年7月3日—4日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农业综合服务商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会议资料册,并在同期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上进行宣传。
电话: 134-5561-6515
地址: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