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dtaoy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dtaoy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dtaoy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sdtaoy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BAT”的焦虑_洗车水管_天博克罗地亚官网-天博克罗地亚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洗车水管
  • 天博克罗地亚

“BAT”的焦虑

来源:天博克罗地亚    发布时间:2024-10-14 20:04:47

  在距离阿里巴巴杭州总部5.4公里外的一家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内,其CEO办公室中放着一块不起眼的小黑板,上面写着腾讯和阿里两家公司的名字,并在各自下方标出了优缺点。

  去年底,这家主攻互联网金融方向的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第一款产品刚上线,就分别收到了来自腾讯和阿里的入股要求。双方在竞争中轮番提价,并明示此公司,选择谁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不能再与另外一方合作。

  中国互联网发展了20年,已形成几大寡头主导之势。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家公司分别领先于电商、社交和搜索领域,业界将它们合称为BAT,英文寓意蝙蝠。但从去年开始,这种看似稳定的市场格局,因为移动网络的介入而变得动荡不安。

  一些新的变量公司,如小米、360、美团等正试图攻破BAT的边界。中国互联网生态在多层次竞争中不断被重塑。传统行业要么在对垒中被加速冲击与改造,要么被倒推着融合升级,如零售、金融、物流、出租车等服务业,正主动或被动加入这场变局中来。

  中国互联网市场已形成三股力量:BAT巨头公司、海量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变量公司(小米、美团等互联网公司以及传统企业),他们此消彼长、相互博弈。

  为了保住垄断性地位,近两年来BAT分别展开地毯式收购,以扩大业务和资源外延。

  今年3月,腾讯以2.14亿美元现金实现对京东战略入股15%,后者是中国最大的自营B2C平台。今年2月,腾讯还入股了中国最大的本地生活信息平台大众点评网。阿里则接连收购了高德地图和文化中国,并入股银泰、华数传媒。百度在2013年以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保持着中国互联网行业最高的单笔收购金额纪录。

  自2011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并购与合作的数量、金额,比过去十年总和还多。根据公开资料统计,阿里巴巴在这三年收购和入股了30家公司,腾讯入股了40家公司,百度也入股了30家以上的公司。几乎每一次大型收购背后,都有两三家巨头在竞争,它们在争夺中将竞购金额越抬越高,标的物也从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拓展到大型平台型公司。“站队”一说,便由此而来。

  相同点是,BAT三巨头迫切希望用自己巨大的流量资源、客户服务能力和支付能力,将线上的垄断优势延续至移动端以及线下。他们对移动时代资源重新分配的担忧、对线下垄断的渴望以及毫不掩饰的野心,正在引发互联网行业20世纪以来最大的震荡。

  截至2014年4月,BAT三家公司的市值和估值已超越了3000亿美元。但正如十年前的微软曾经咄咄逼人,如今也成了被拯救的对象,互联网时代的无穷变化,令BAT颇为焦虑。

  阿里仍是平台战略,但平台入口(手淘、来往、高德等)如何整合,并没形成具体的战略。阿里应当庆幸的是,移动时代刚刚开启,还有很多时间去寻找入口,并完成整合

  根据雅虎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财报,阿里2013年全年营收为493.9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11.18亿元,超过腾讯成为中国最赚钱的网络公司。但在BAT三家中,阿里又是最急迫的行业收购和整合者。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商业模式单一,主要收入来源于客户服务费,即通过提供广告位、销售额分成的方式向商户收取费用。而其视为“未来竞争力”的阿里云、大数据等事业部,目前只能贡献极少的现金收入,仍是每年需要上亿元投入的成本中心。

  与百度、腾讯不同的是,阿里是网络流量消耗方,后两者则是网络流量生产方。这种反差,在移动网络时代显得更为突出,也是阿里急于在行业内不断整合资源的原因之一。

  大众点评合伙人龙伟表示,淘宝天生的购物固定属性和移动时代的“随身性”、“位置性”是矛盾的。

  在PC上阿里做的是买流量和导流量的生意,但是在移动端,流量是分散的,很难买过来。所以阿里对网络流量入口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

  虽然收购行为不断,阿里仍然没有在移动端构建起一个自己可掌控的超级入口。相对于腾讯微信的海量流量生产,阿里在支付宝、手机淘宝、来往三个应用的核心地位上摇摆不定,阿里无线部门的管理权也频繁易手。

  4月2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一次公益活动现场谈起“来往”,他说,“来往”不去打败别人,也不去讨好别人,只想在这里自己娱乐一下,自己快乐一点。

  这句话让阿里的粉丝们颇为心酸。来往是阿里巴巴2013年9月发布的一款移动社交软件,马云曾对其寄予厚望,试图追赶微信。他还许诺,在无线业务上没有建树,阿里就不该考虑上市。八个月过去,如今来往的覆盖人数刚过千万,与微信6亿用户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马云放弃来往作为战略重心,阿里内部已是心知肚明。来往的战败和失势也让阿里迎来了自2012年分拆成25个事业部之后,最大的一次内部变动。

  无线事业部原副总裁、阿里元老之一的吴泳铭,淘宝原CEO张宇离职。陆兆禧手下的多名干将,如汪海、梅建,均从副总裁职位降至资深总监。

  此后,支付宝钱包负责人、阿里小微金融集团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被调任接管阿里无线,很快又因为内部矛盾被送回了阿里小微。随后,阿里COO张勇上位掌管阿里无线。

  张勇主推的手淘,由此正式成为阿里“主客户端”及阿里移动大平台战略的主体,即一个客户端覆盖所有服务,目前手淘中包含了微淘、淘点点、酒店机票、团购、教育,甚至物流和视频等几十项功能。

  阿里对移动入口的焦虑,还体现在对高德的全资收购上。阿里希望高德能成为连接线上与线下的一个关键入口。

  一位投资业内人士透露,阿里今年还多次向陌陌提出全资收购,但被拒绝。阿里还想控股美团,也被美团创始人王兴所拒。在今年4月美团的新一轮融资中,阿里以跟投身份参与了这次融资。

  3月,阿里又宣布以53.7亿港元入股银泰商业集团占9.9%股份以及总额约37.1亿港元的可转换债券。在业界人士看来,这体现了阿里在移动上一个新的战略——成为线上+线下商业的基础设施。

  在PC时代,阿里曾试图以电商为纽带建立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足够大的规模优势亦使其成为PC端的一大流量入口。故而制定了一个开放平台战略,即:把握住入口,做强电商,同时以入股的方式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也就是生态系统。在过去的多项收购中,阿里均未试图完全控股,如美团、UCweb、新浪微博等。

  但是进入移动时代之后,网络入口变得更多元化,移动LBS技术撬动了线下万亿规模的传统零售和服务业,令传统电商(或称产品电商)开始黯然失色,在线上线下融合的过程中,移动入口的价值愈益凸显。

  对阿里来说,不掌握移动入口,它的开放平台战略将无法实施。比如,阿里对参股的企业本来在股权上就没有办法进行实质性控制,若有入口优势便可以此挟持参股企业做相关合作,以达到完善ECO的作用。若无入口优势,参股企业便会考虑更多利益问题,而非合作本身。

  这也就是为什么阿里一定要全资收购高德,却又无法控制美团的原因。高德只是一个移动入口,美团因入口优势已然自成平台(不受控)。

  阿里仍是平台战略,但平台入口(手淘、来往、高德等)如何整合,并没形成具体的战略。

  此外,阿里一直宣传自己将成为线上+线下商业的基础设施,但这也需要从入口到后台的整合能力。仅仅拥有基础设施,阿里在移动时代的商业模式将缺乏想象空间。

  阿里应当庆幸的是,移动时代刚刚开启,还有很多时间去寻找入口,并完成整合。

  腾讯一改往日利用巨大用户基数迅速跟进产品线的思路,而是用微信入口和自家业务换取任何一家垂直巨头15%-20%的股份,进而达到缔造自家大平台的战略目的

  在PC端错失电商这道大菜之后,腾讯这只企鹅意外地抓住了移动端的海量流量生产入口——微信。

  作为腾讯入股京东的财务顾问之一,华兴资本CEO包凡称,收购的发起方是腾讯。2013年1月起,腾讯CEO刘炽平曾多次接洽刘强东。

  令刘强东最终下决心与腾讯结盟的原因,正是微信的崛起。去年8月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开始正面交锋,整个互联网地盘被重新划分,在这一过程中,刘强东看明白了移动商业的整体趋势和腾讯战略。

  2014年2月26日,腾讯和京东双方在北京北四环包下了一家酒店的会议室,秘密召开了项目启动会议。谈判内容虽然繁杂,但结果还算顺利。至3月10日凌晨,双方就腾讯入股涉及的所有法律文件的签字页交换完毕。当天上午8点,消息发布。

  腾讯入股京东,这起2014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引人注目的并购案,从谈判项目启动到结束只用了13天,多多少少也显现双方在战略布局上的急促。

  对于京东而言,除了抬高上市估值,更大的好处是补上移动网络的短板。截至2013年底,京东手机端的订单占比仅为15%,低于淘宝的24%。这个份额是手机京东上线三年半的成果,而易迅网在2013年8月接入微信商城后不到三个月就达成了。

  腾讯原副总裁吴军称,腾讯的无线产品占中国无线流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腾讯已具有电信运营商一般的实力和地位。

  据美国里昂证券的报告,仅微信估值就达到了640亿美元,相当于Facebook收购WhatsApp价格的3倍。而微信中大大小小的每一层入口都被打上了价码。

  比如,微信“我的银行卡”中内嵌的一个接口(二级入口)估值就至少价值3亿美元。

  另据腾讯与京东签署的协议,前者将为后者开放“一级入口”。据一位京东的内部人士称,“一级入口”将和“我的银行卡”并列存在,其价值可能超过10亿美元。

  2014年3月19日,腾讯总裁刘炽平在“答分析师会”上描绘了腾讯的未来——巩固社交平台、游戏、数字媒体优势地位的同时,在移动端进入更为宽广的ECO空间。

  这些领域包括:电子商务、O2O服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医疗保健等垂直领域。在这些领域,腾讯擅长的就自己做,做不好或是不熟悉的就交给合作伙伴。

  阿里巴巴一直想要实现的开放平台战略,事实上被腾讯抢了先机。腾讯一改往日利用巨大用户基数迅速跟进产品线的思路,而是用微信入口和自家业务换取任何一家垂直巨头15%-20%的股份,进而达到缔造自家大平台的战略目的。

  据悉,自360和腾讯大战之后,马化腾便确定了开放的大平台战略。但彼时的开放稍显初级且混乱,所谓开放也仅是开放导入用户的能力。

  随着微信的成熟,腾讯才真正有底气进一步开放。其最新发布的“应用宝”,就是一款手机端的应用获取平台,不仅提供开放的接入模式,还与开发者实行“腾讯拿小头”的三七分成(在PC时代的分成比例是倒三七)。腾讯表示,2014年给开发者的分成总额将超100亿元。

  从利益上满足开发者,同时开放腾讯核心的资源和能力——基于微信和手Q的用户及关系链、支付能力等,此时腾讯的开放是真的在开放。

  在这一逐渐开放的过程中,腾讯内部亦历经了管理层升级和生态升级的多次转变。

  腾讯是三大巨头中最早将PC业务和无线业务部门从割裂状态进行融合的公司。2012年,腾讯组建了六大事业群组,将原先集中在一个部门的移动业务分散到了各个事业群。

  同时,在内部分化出了一块以微信为核心的“腾讯特区”,不受KPI限制独立发展。腾讯当年五位创始人依次功成身退,外部人才如刘炽平等担当重任。

  腾讯原CTO张志东称,腾讯在结构变化之后,逐步提升并落实了行业生态的做法。这带来了整个腾讯开放平台的升级。

  百度看清方向却持币待购的“预备跑”状态持续太久了,到目前为止收购多集中入口企业,对于一些垂直领域的主导型企业介入较少。对一个平台型生态企业来说,有旅游、视频、团购是远远不够的

  从PC时代向移动时代的转换过程中,腾讯与阿里巴巴两大平台日趋激烈的对垒,令百度慢慢有了被边缘化的危险,而在PC时代,百度曾是最大的流量入口企业。

  截至2014年4月18日,百度市值544.99亿美元,尚不及阿里估值的一半。不过,百度却是三家巨头中账面现金最充裕的,截至2013年底拥有384.27亿元人民币现金及等价物。这让它有可能是在2014年继续向大的标的企业发起收购。这也是李彦宏在2013年Q4财报分析师会议上所透露的信息。

  回顾百度近两年的收购,其投资战略十分清晰:对于移动入口级企业,一定不惜重金达到控股地位(比如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对其他补充生态型小企业,则采用参股的方式(如一些刷机公司)。

  百度主管投资的副总裁汤和松曾在公开场合表示,PC时代四道菜:信息整合(搜索)、社交、交易(电商)、娱乐,移动时代端上了一道新菜——本地生活服务(线上线下的融合),要想成为移动生活服务平台,必须打通三个环节——流量入口、生活信息整合、交易下单。

  从百度自身孵化而出的搜索、地图、应用助手、百度支付;加上收购而来的糯米、去哪儿、爱奇艺等,百度旗下拥有多达14个用户过亿的明星APP。近期还有传闻称百度将入股携程网。

  4月16日,百度推出“百度钱包”,其在移动上的闭环至此基本构建完成:搜索+分发(91)+LBS(地图和糯米)+支付,也就是打通了汤和松曾说的三个环节。

  事实证明,李彦宏及百度早在两年前便看清了移动入口的作用,并试图完成布局。

  多数业内的人表示,BAT三家中最具产品研制优势的就是百度,它始终站在技术创新的前沿,因此能更早地看到新的趋势。

  但与马化腾性格不同的是,李彦宏行事过于稳健,略显保守。多数业内人士评价称,百度看清方向却持币待购的“预备跑”状态持续太久了,到目前为止的收购多集中入口企业,对于一些垂直领域的主导型企业介入较少。对一个平台型生态企业来说,有旅游、视频、团购是远远不足的。

  据百度内部的人偷偷表示,即便在是否做京东商城的基石投资者上,百度始终犹豫不决,目前的消息是不做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他们错过了很多机会。

  互联网评论家洪波形容百度的移动战略是组成了一支远征的舰队,包括爱奇艺、去哪儿这样的“中间页”子公司,不一定取胜,但总有一条船可以到达彼岸。但这种打法难免保守、缺乏锐度,却有可能是在更加变化多端的移动互联时代被对手超过。

  李彦宏在4月16日一次内部分享中首次确认了百度未来五年的战略架构,即围绕大搜索、LBS、移动云、国际化、用户消费(娱乐文化)打造一个年产值超1600亿元的百度。

  架构十分丰满,但从目前具体的实施来看,百度的战略核心并非“舰队群”,而是“舰队的入口”。

  百度LBS事业部一位内部人士和记者说,在PC上,搜索是第一入口,在移动上虽然还是需求最大的入口,但存在被分化的危险。百度一直不满足于自身成为一个超级APP,而希望控制一个APP矩阵,甚至控制APP的入口。

  上述人士称,百度在移动上的战略依然以搜索为核心,百度希望综合搜索、地图和本地生活领域的资源和优势,在移动场景下重新定义搜索。

  所以,LBS部门的业务发展是百度的重中之重。目前百度对LBS的资金投入持续加大,希望在O2O战略中凭借服务体验冲出差异化道路,从与美团、大众点评的价格战中抽身;而在人力投入上,糯米正在大量扩招线下销售人员,公司还从大搜索部抽调出300名销售人员进糯米团;在流量支持上,百度搜索和百度地图向糯米大量导流。

  上述人士称,百度拥有巨大的生活服务类流量,比起腾讯微信对大众点评的导流,百度的流量更精准。2013年四季度,百度在移动搜索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仍然高达72.1%,同期百度在移动分发的份额为41.2%(位列第一),相对优势仍然明显。

  但越来越多人关心,移动时代有多少人的时间会用在搜索上?同时,用户进入搜索入口后,怎么样才可以体验到百度的其他生态服务?这需要百度具备极强的产品整合能力。目前业内看到的,仍是较为割裂的百度各项产品和服务。

  BAT三家都以平台战略自居,都以抓住入口布局长远生态为手段,最终有着主导移动互联网的野心。心态已然放开的腾讯,在战略上将最先开始加速,而阿里、百度无疑希望决战更晚一点,至少等到它们旗下的91无线、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开始发力。

  BAT三巨头各自不同的风险和短板,就是变量公司的机会和成长空间。不断崛起的变量公司,亦会促进加剧BAT的焦虑感,并促使市场出现新的变局

  BAT在搭建平台的同时,虽不是破绽百出,亦暴露出了各自短板,这给它们自己留下隐患,也给市场带来创新甚至巅覆的机会。

  理论上,腾讯的大平台战略颇为壮观,可令自己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竞争位置。一位投资界的人说,腾讯对外广泛参股的意义,除了阻击竞争对手的扩张,还改变了自身的商业模式。

  目前,腾讯有7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在线游戏和娱乐服务。长期以来,腾讯的商业模式导致其只能收到营销、广告、游戏类费用。如今通过对重资产公司的入股,腾讯间接分享佣金收益已成为可能。

  由于微信入口对于腾讯太重要,其商业化探索注定会是小心翼翼尝试,不可能走太快,以免走错。现阶段,微信看上去可以连接一切商业,但腾讯真正做的还不多。

  蘑菇街CEO陈琪表示,微信是一个很好的CRM(客户管理)工具,却不一定是好的销售工具,微信不能营销(甚至不能检索),这直接影响了它的商业价值。

  腾讯目前的控制力是建立在微信和手Q的大流量优势上,如果这个优势减弱了,未来腾讯的核心会是什么,将充满不确定性。

  这两年,腾讯其他事业部的项目都希望接进微信,以利用其超级流量,但是微信团队对于商业化非常谨慎。马化腾在去年底的一次演讲中说,“内部的人有时候不该他做的他抢,开放出去之后,更可能有不公平,微信商业化只能慢慢摸索。”

  一位微信开放平台的高层表示,权衡之下,腾讯内部对于微信和手机QQ原本模糊不清的定位正在慢慢清晰。

  手机QQ将在商业模式最成熟的移动游戏和娱乐化应用市场上发力;微信将重点在支付、互联网金融、电商等层面探索,暂时不考虑大规模商业化。简言之,现阶段手Q负责商业化,微信负责承接未来新的商业化梦想。

  不过,市场留给微信的梦想时间并不会太多,因为PC端的腾讯帝国已然浮现了裂缝——腾讯的各项利润率均在逐渐下降,其运营利润率由2012年Q1的38.3%降至2013年Q4的28%,净利润率由30.7%降至23.2%。

  腾讯利润率的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其近期的大举收购和激进的海外扩张计划损及利润率;二是腾讯的收入结构一直存在隐患,其目前70%以上的收入来自互联网游戏和娱乐服务,移动化的到来,使得整个在线游戏市场增速下降。

  恰恰是微信,成为投资者们在腾讯增长放缓(阿里的增速是腾讯的2.27倍)时,依然力挺腾讯的原因之一。

  但投资者的宽容并不会持续太久,腾讯股价自今年3月7日创下646港元的顶峰后连续走低,4月8日跌破500港元,一个月市值缩水2693亿港元。

  腾讯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在于,微信开放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到位。上述微信高层的人说,比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还有差距,比如广告业务虽是腾讯重点培育的业务,但其移动营业销售平台广点通的后台目前尚未搭建起来。

  上述高层人士说,“广点通”能不能成功将移动流量有效转化为收入还是挑战。与腾讯在PC时代强大的盈利能力相比,在移动领域很容易陷入创新者的窘境。

  与腾讯类似,百度在PC端的业绩也面临挑战。百度2013年四季度的净利润(27.84亿元人民币),已较去年同期下降0.4%。

  与腾讯不同,百度入口不强势,也缺乏整合策略。虽然百度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但从贴吧以后,百度已经很久没有诞生新的明星项目。虽然公司架构调整为全面面向移动生态的架构,但百度的中高层似乎没有完全跟上行业变化和李彦宏的节奏。

  一位创业者透露,他离开百度的缘由是在百度内部创业未果,他写了一份78页的PPT给李彦宏,但李彦宏首肯后,一年未见财务拨款,于是他离职创业。

  业界人士评价,“狼性变革”如果只是口号,百度将很难与阿里、腾讯展开持续竞争。

  阿里巴巴不缺狼性,亦不缺良好的PC端业绩支撑。阿里2014年一季度营收为19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6%,纯利润是84.8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0%,净利润已超过腾讯和百度的总和。

  但从行业对比来看,阿里的商业模式太“轻”了,它不像百度那样拥有地图和团购(糯米)的线下优势,也不像腾讯那样拥有微信和大众点评的合作。

  阿里对此的应对是,大力拓展O2O走向线下,但在真实的操作中遇到了很大困难。

  2014年3月8日,北京朝阳大悦城举行了一次手机淘宝生活节,按照手淘市场负责人魄天的设想,希望借此让手淘变成移动生活的一个消费入口。

  节日前夕,阿里的市场人员带着几台电脑和手机去大悦城对接,却发现这家新型的购物中心没有传统百货商场统一的收银系统,阿里不得不与数百商户逐一商谈是否同意接入支付宝,并且要在后台添加一个第三方支付接口。当阿里好不容易给商家安装了支付系统,在活动的第二天,却被大悦城全部关闭了。

  大众点评合伙人龙伟表示,阿里的模式是一个“轻商业”的模式,其在PC上做的是商业地产的生意,但是O2O很重,需要大量线下推广团队和很强的地推能力。

  一位已离职的阿里巴巴副总裁表示,阿里一直在追求更巧妙、更好的撬动市场的方式,所以开始做云和金融业务。这使得阿里的财务报表很漂亮,人均效率产出也很高。阿里并不希望再做一个很重的业务,把效率拉下来。

  3月31日,阿里入股银泰集团占股9.9%。张勇说,希望银泰可以为阿里巴巴O2O做最好的落地。但问题就在于,线上巨头和线下财团的利益博弈并不是持股9.9%就可以平衡好的。去年马云联合银泰、复兴、顺丰投资近50亿元人民币打造的菜鸟物流,至今仍悄无声息。

  京东O2O项目负责人、物流规划总监侯毅表示,O2O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利益分配。

  对于银泰来说,门店利益和总部利益怎么保证?银泰旗下还有电子商务平台银泰网,对银泰网的利益又怎么保证?

  阿里不计成本地对线上、线下入口的投资存在潜在风险。2013年,阿里所持有的现金超350亿元人民币,但其整体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其资产负债率在2012年达88.83%,2013年有所减少,仍达77.09%。

  雅虎中国前总经理谢文曾这样评论阿里巴巴不断加载的风险:“在平台缺失的情况下,收购兼并越多,企业的风险越大。”

  BAT三巨头各自不同的风险和短板,就是变量公司的机会和成长空间。不断崛起的变量公司,亦会促进加剧BAT的焦虑感,并促使市场出现新的变局。

  更多的互联网变量公司将借移动网络之名发力,联手瓜分传统商业世界。患上焦虑症的又岂止BAT三家,线上和线下的巨头们都要小心了。

  与PC互联网不同,移动互联网流量天生是分散的,这给了大量公司创新成长的机会,在行业巨头和业界观察者看来,它们是极具创新和巅覆能力的互联网变量公司。

  成立刚四年的小米公司,目前估值已超越了150亿美元,其在2013年卖了1870万台手机,小米CEO雷军预计今年将达到6000万台。

  4月8日,小米举办线亿元人民币。此公司从来不被业界认为是电商,但在急速供应链、峰值销售等崭新理念的支撑下,迅速成为淘宝、京东之外的电商新势力。

  在PC时代,只有微软和苹果两大系统级玩家,腾讯在软件上的投入产出比很高。而在移动多终端时代,更多的互联网生态需要基于终端的场景,而这个场景将由设备生产商来决定。小米硬软一站式的体验,加上持续增长的庞大用户群,挑战腾讯并非不可能。当然,对于这一可能的挑战的实现时间表,业界分歧明显。

  在向移动网络的转型中,360也跑在了前面。其利用手机卫士、手机助手、360视频手机移动端构建了三大入口,成为Android渠道上排名领先的分发入口,同时,开发路由器和移动WIFI,通过硬件开发向“智能家庭”布局,希望掌握客厅的入口。

  360目前的市值是120亿美元,是其2011年上市时市值的4倍。2012年360推出搜索业务之后,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一度令百度市值蒸发逾百亿美元。

  包凡表示,在未来的商业社会势力中,BAT是一股力量;360、小米这样的挑战者是一股力量,而基于本地生活服务的入口,如美团、大众点评会成为第三股力量。

  美团、大众点评颠覆巨头的方向都是从本地生活入手,正如百度的汤和松所言,这是移动时代端上来的一盘新菜。

  大众点评创始人龙伟亦表示,本地服务是一块增量市场。2013年,中国服务业规模大概是26万亿元,完全有可能是在其中诞生第四个或者第五个巨头公司。大众点评和美团都希望自己是其中之一。

  目前,大众点评每月在手机端的查询量为3.5亿左右。龙伟称,腾讯投资部在2008年就开始想入股大众点评,但是大众点评始终没同意。“我们最终选择腾讯的根本原因,就是微信的社交力和入口力。”

  目前,大众点评已经接入微信,用户在微信里选定餐厅等地址,可以调用点评后台,把页面直接分享到朋友圈。大众点评覆盖了全国1000万家餐饮机构,未来将会利用强大的地推力量为商户线下资源,并配合以微信支付,直接打通从线下到线上的入口。

  一旦掌握了消费决策平台,就不用惧怕会被巨头封杀。大众点评目前的地图合作方还是高德地图,龙伟说,大众点评可以和微信支付合作,也和支付宝、银联合作,未来还会直接和三星、小米或是电信运营商合作。和巨头公司以及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不一样,大众点评不依附,也不敌对任何势力。

  在本地生活领域,另一个有野心的公司是美团网。2014年3月,美团网单月交易额达25.9亿元。从美团身上,业界似乎看到了阿里昔日快速成长的影子。

  2013年8月,美团上线“猫眼电影”,这个APP不但可以在线张电影票中有一张出自美团。

  根据美团内部的数据,其去年开始全力发展的酒店业务规模已超越“去哪儿”网,据称,在去哪儿的酒店业务部已经竖起了对抗美团的横幅。

  王兴说,美团酒店业务发展的秘诀在于团购是预付模式,所有的账都会经过平台,颠覆了去哪儿、携程、艺龙等OTA的到付模式,这其实就是在教育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一些乐观的业界观察者认为,去哪儿、携程这些曾经是传统旅游生活行业的PC时代颠覆者,正在被美团以移动网络的新玩法所颠覆。

  美团网首席运营官干嘉伟表示,这场游戏最终输赢的关键是,谁能更好利用网络技术,用大规模线下团队的管理能力,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把这件事情做成了。“这是我们所定义的游戏规则。”

  这种移动网络的新玩法,在小米、360、美团身上都能够正常的看到影子,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差异化生存,精益创业,保持独立性,不依附任何一家大公司,并且富有挑战精神。最关键的是,它们的架构直接面向产品和服务,灵活性更好,擅长变革。

  美国科技评论家EricJackson称,每诞生新一代科技公司,上一代企业似乎都难以适应最新变革。他预测,今后五至八年将是无比动荡的年代,谷歌和Facebook很可能被下一代移动创新业务公司所颠覆。

  高瓴资本集团董事总经理洪婧称,移动互联网让线上和线下进行实时、实地、实名的融合。未来互联网和移动技术会工具化,而不仅是单独的产品。整个商业世界都要重新解构、重新想象,并重新建构新的商业逻辑。

  在这种全新的融合中,目前无法判断谁会最终胜负。但能确定的是,更多互联网变量公司将借移动网络之名发力,联手瓜分传统商业世界。患上焦虑症的又岂止BAT三家,线上和线下的巨头们都要小心了。